番茄枯萎病根茎部维管束褐变
番茄“枯萎病”,在部分地区也被称作“萎蔫病”,是发生在番茄栽培生产上的“土壤传染”病害。当时枯萎病并不是一个普遍发生的病害,危害程度当也不是很严重。
近些年来,随着番茄栽培的迅速发展,棚室番茄栽培面积逐渐扩大,再加上连作重茬等原因,导致田间土壤菌源数量逐年增多,以至于“枯萎病”的发生日趋加重。
目前,“枯萎病”普遍发生在各地区番茄栽培上,一旦番茄发生“枯萎病”,通常会造成20%~30%减产损失。
“枯萎病”发生严重时,减产损失高达80%~90%,甚至可导致田间毁种失收。
番茄枯萎病田间症状
引起该病发生的原因有很多,尤其是重茬地最重,连作地,土质黏重、偏酸,土壤中积存的枯萎病菌多,氮肥施用过量,磷、钾不足的田块易发病。
土壤中有一定量的线虫等地下害虫,病菌从害虫为害的伤口侵入根部。
另外,包括生粪和种植过棉花等作物的土壤都可能传播病菌,枯萎病能在土壤中存活好多年,也可以通过带菌种子传播。
番茄枯萎病是一种顽固性的土传病害,一旦发生,危害性很大,药剂防治效果普遍不理想。因此,防治策略应以预防和农业防治为主、药剂防治为辅。
避免连作重茬,番茄枯萎病发生严重的地块应与葱蒜类或水稻等禾本科植物轮作,最好实行3年水旱轮作,以降低土壤中的病菌基数。
多施腐熟有机肥,避免偏施化学氮肥,薄肥勤施,保持适宜的温湿度,增强土壤的通透性。
要选择无病、健康的植株留种,最好采用组织培养生产的无病种苗,并在无病菌的土壤上进行育苗。
种植抗病品种是防治番茄枯萎病的基础,也是最经济有效的方法之一,同时还应选用无病种苗。
菜农最好能够在无病田采收种子,如果在市场上购买了未包衣种子,那么菜农最好在播种前对种子进行消毒处理。
土壤消毒是减少初侵染源、减轻土传性病害发生的最有效的方法。育苗或定植前对土壤进行消毒灭菌,方法是穴施或沟施药剂,施后封土盖膜植。
太阳能消毒,方法是在7月份的高温期,深翻,灌水,盖地膜,维持5-7天,利用膜下高温杀死病菌。
要防止土壤过干过湿,增施磷钾肥,发现病株及时拔除,并带出田外烧毁;收获后及时清园,减少翌年菌源。
在栽植前,用药剂提高根际微生物活性,促进根际微生态平衡,降低土传病害,提高养分吸收,以菌抑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