俗话说"是药三分毒",这句话不仅仅是对人,畜而言,同样适用于植物,毕竟这是外力作用,而非人,畜,植物等的内源力。
外源力有很多不确定性,如用药时间,用药部位,用药温度,湿度,浓度等都存在着不确定性,如果一旦不当,很有可能会造成药害。
作物病虫害的发生,在高温季节发生相对严重,这是因植物本身和病虫害本身特性所决定的。而在我们使用农药时,产生药害的机率也会增加。这是因为:
植物在高温季节中生命力最强,生长最快,叶片的气孔开放的越大,药物喷上去后很容易通过气孔进入作物体内,产生药害的机率也相应增大。
这在实际农业生产中,有若干的例子可以证实。
我是一个农药销售者,每年的夏季,见过,听过,处理过很多起作物药害的事情,而春季和秋冬季较少。
病虫害发生程度严重与否,与温度和湿度有很大的关系,高温高湿有利于病虫害的发生。
而且在温度高的季节里,病虫的活动也是有一定规律性的。
病虫也怕热,害虫也会找阴凉处躲藏,如叶片背面,植株中下部等。而病害则多从叶片的背面和下部叶片侵入,高温强光对病害的扩散也不利,强光也有杀菌的作用。
我们常会看到,每天早晨在棉花的顶部叶片上有棉铃虫出现,而随着太阳的升起,温度的升高,它们会慢慢退到叶片的背面,花朵,植株的中下部等阴凉处危害,它们也不是潮巴,傻子。
"黄鼠狼专挑病鸭子","吃柿子挑软的捏",植株生长旺盛的部位其抵抗能力较强,病害也怕攻不进去而自身难保,所以它们就采取攻占薄弱部位,慢慢渗透的战略战术。
加上温度高,病虫害的扩繁速度加快,病虫害的抗药性也会增强。
因此,我们会增加用药次数,加大浓度等,这样就会增加药害的机率。
我们应根据病虫害的危害特征,合理确定用药部位,如叶片背面,植株的中下部等。
第二应掌握最佳的用药时机,如时间,病虫害发生初期等。
第三要注意轮换用药,降低病虫害的抗药性,提高防效。
就用药时间而言,我们大都会选择早10点前和下午4点后用药。这一是可保证人身安全,二是有利于药效的发挥。
大多数的农药适宜使用的温度在20-30℃,温度过低不利于药效的发挥。
过高的温度则会促使药物的过快分解,药效缩短。而有一部分挥发性强或负温度系数的农药,只适合在温度较低的情况下使用,高温很容易造成药害,如波尔多液,石硫合剂等。
因此,我们在使用农药时,无论是杀菌剂还是杀虫剂,在温度20-30℃时较好,一可确保药效的发挥,二可保证人身安全,三可保证使用对象的安全,不易产生药害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