番茄灰霉病是一种真菌性病害,因其产孢量大,繁殖速度快,发育周期短,并可在茄果类、瓜类、葱蒜等多种作物间交叉传播感染,导致防治困难。
单用药剂防治往往起不到预期的效果,从而使灰霉病成为番茄最重要的病害之一。
番茄灰霉病可侵染为害花、果实、叶、茎等部位,以败花和干枯的柱头及伤残叶为最易受侵染部位,幼果发病较重。
相对湿度在90%以上,温度18-23℃,容易发病。保护地栽培中浇水过多,通风不良或昼夜温差偏大,夜间易结露水或种植过密,或选用无滴效果不好的棚膜等都易引发灰霉病。
据考察,番茄对灰霉病的抗病与果实心室,硬度呈正相关。心室越多的品种越易发病,大红品种较粉红品种抗病,坐果后花瓣易脱落的品种较抗病。
花瓣和柱头是番茄灰霉病菌最初侵染的部位,随病情逐渐发展到幼果,发病的花瓣落到叶片上,即会引起叶片发病。
因此在番茄坐果后要及时摘除留的花瓣和柱头,可阻断灰霉病病菌的初侵染。
通过温湿调控,创造一个有利于番茄生长而不利于灰霉病病菌生长的环境。
我们可以在晴天上午浇水后立即闭棚提温,把棚温提高31-33℃,33℃以上闷1小时,达到34℃时开始放风。
中午放风,使下午温度降至25℃以下,20℃时关闭通风。晚上保持13-15℃。
蘸花会加速灰霉病的传播,可采用10-25mg/L防落素溶液喷花,并在其中加入0.2%的腐霉利或0.1%灭霉威。
当番茄1个花穗上开2-3朵花时喷一次,有50%左右花朵开放时在喷一次。
浇水后容易引起病害大发生,烂果严重,所以要先喷药,待到第2天在浇水。喷药的重点是花和幼果。
幼苗移栽后的缓苗期,植株的抵抗能力下降,病菌容易侵染为害,因此要在幼苗移栽前一天先施用药剂,以增强植株的抵抗力。
注意两个关键时期喷药防病。定植后缓苗期,幼苗抗病能力下降,容易染病;浇水后棚内湿度增大,容易引起病害发生。
因此,要在定植前和浇水前1-2天喷施药剂,防止病害的发生。
灰霉病易对杀菌剂产生抗药性,应采用轮换用药的方法,选用含有不同成分的药剂,可
选用的药剂有:50%腐霉利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、40%嘧霉胺悬浮剂1000倍液、50%啶酰菌胺水分散粒剂1000倍液、50%异菌脲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、50%嘧菌环胺水分散粒剂1000倍液。
如果天气不好,可选用10%速克灵烟剂、45%百菌清烟剂、15%大棚无灰烟剂,每亩每次用250g,于傍晚在棚内分摊烟熏,次日通风换气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