夏季是赏荷花的季节,现如今的荷花开得正艳,随便一拍都是风景。
但是小小的荷花也有秘密,它们的秘密就是水滴永远也无法留在荷叶表面,这就是周敦颐在《爱莲说》所说的:出淤泥而不染。
虽然我们敬仰它们“出淤泥而不染”的品质,但是对它们是怎么做到这一点却并不清楚。
如果你将荷叶放在超高分辨率显微镜下可以发现,荷叶表面存在着许多微小的乳突。
平均每个乳突的大小为6-8微米,平均高度为11-13微米,乳突之间的间距为19-21微米。
而每个乳突上面又分布着许多直径只有200纳米的乳突。更为重要的是,乳突上还有一层蜡质物体,这些蜡质物体本来就具有疏水性。
荷叶上面是多重纳米和微米级的超微结构,并且是多重凸出,每个乳突与凸起在荷叶表面上形成了一个又一个的“小山包”。
小山包的底部充满着空气,这样就使得叶子表面有一层只有纳米厚的空气膜。
当小水滴落在叶面上时,此时小水滴就会因为叶片空气的张力而凝结成圆圆的雨滴,然后再落下去。这样就达到“出淤泥而不染”的目的,这也被称之为“荷叶效应”。
事实上,除了荷叶之外,还有许多水生植物也存在着“荷叶效应”。
比如:睡莲、王莲等,那么问题来了,它们究竟遇到了哪些压力,为什么要不约而同演化出“疏水”结构呢?
荷花之所以要出淤泥而不染,其实是为了生存。在种植莲藕时,当地农民会将一节节莲藕埋藏于水塘底部。当环境适宜时,莲藕就会长出细小的莲鞭。
莲鞭并不是莲藕,它们相当于荷花的走茎。长出一节莲鞭后,莲鞭节上就有一个芽,能够长出一个荷叶。
如果荷叶是浮叶,也就是荷叶漂浮在水面上,那么该莲鞭就不会发育出花芽。